心智圖資源庫 《可複製的溝通力》讀書筆記
溝通的技巧和修自行車的手藝一樣,是要學習的。光學還不夠,還要練習才行。樊登老師在本書中提煉出溝通的兩大原理,整理了溝通的十個維度,系統闡述了提升溝通力的方法與技巧。本書有兩大亮點:一是知識結構化,多學科支撐,層層探明溝通機理,讓你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二是內容場景化,覆蓋了90%溝通中常見的問題,讓每個人都能即學即用,成為高效率溝通者!
編輯於2024-04-12 17:49:14
書籍訊息
作者: 樊登
國內千萬訂閱用戶App「樊登讀書會」發起人,國內領導力專家
他提出的「可複製的領導力」理念、方法以及實操技巧和經驗,深刻影響海內外眾多企業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團
出版年: 2020-5
相關書籍推薦
《可複製的領導力》
《溝通的藝術》
《溝通的方法》
一、明確學習的目標及方法
建立學習目標
學習溝通力作用:溝通帶來人與人之間感情建立與破裂
解決與誰關係:與愛人、老人、孩子、同事、領導、朋友等關係
學習方法
輸出文字筆記及心智圖
閱讀推薦書籍及記住所講案例
二、溝通前提:擺正價值觀
為什麼有人特別恐懼溝通上的不合作
溝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每個人都有最難溝通的地方:和孩子溝通,和夫妻的溝通,和員工的溝通
溝通的傷害是不言而喻的
溝通的共通性:尊重與合作
合作
為什麼合作特別難
合作是我們一起做,而不是照我說的做
合作的核心是大家一起把他做好
一旦出現對方不照你說的做,你就會生氣
生氣的原因在於恐懼,恐懼的根源在於怕不愛
有些人會生氣,有些人不會
匱乏心態:沒有的選,這事情只能這樣
富足心態:沒關係,下次還可以
心態和貧富沒有任何關係,富人心態也可能是匱乏心態
兩種心態本質區別,在於對選擇的認識
案例:佐賀的超級阿媽
阿媽是個富足心態的人,促成了島田洋七的一生
總是逼迫的方式,就慢慢會讓孩子認為沒有選擇
尊重
有那些不尊重的溝通方式
尊重意味著什麼,很難定義它
換位思考
給我選擇的權利
傾聽內心的感受
照我說的做
尊重和服從的差別是什麼
自發性的還是被動的
尊重就是從他人的角度看他所經歷的一切
了解對方此刻存在的狀態是什麼
標註出對方的情感:我知道你此刻很生氣,因為警察把你包圍了
不尊重的情況
貼標籤
內心衝突導致痛苦
我要出人頭地,但你能力不行
忽視
推薦書籍:《被忽視的孩子》
沒有在乎溝通對像在做什麼,只照我說的做
溺愛
例如孩子在學校打人了,但是父母沒有任何反應,久而久之會產生被忽視的感覺
被溺愛的孩子沒有界線感,長大後會叛逆,會做錯很多事情
威脅
沒有人喜歡被威脅,但喜歡對別人威脅
孩子被威脅認慫,慢慢你發現只有威脅有用
孩子長期被威脅,慢慢會學會這種方式溝通,對抗父母
你不給我買手機,我就自殺給你看
離家出走,跳樓
威脅會破壞關係、破話信任、降低對方人格
致命:對方就算做了對的事情也不會養成正確的思考方式
評判、攀比
不斷的降低孩子的自尊感,讓孩子覺得自己不行
「獎懲式」的溝通要付出什麼代價
考了第一名要不要獎勵,那麼考了第二名要不要獎勵
我和你旅遊是我和你的需要,而不是和成績關聯
學習好本身就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胡蘿蔔加大棒,只有你把對方當動物的時候是有效的
就算比賽有獎勵,參加比賽也不是為了獎金
使用獎懲的壞處
第一:破壞了安全感和信任感
第二:鼓勵對方為了獎勵避免懲罰去努力,而不是遵守自己的內在價值
懲罰累積的是怨恨,達文西傳和愛因斯坦講述了他們遵從內心價值做事的精神
第三:剝奪了對方和你合作的快樂和願望
獎懲在家庭中是交換,家庭需要的是無條件的愛
第四:教會了對方用獎勵來獲得他們想要的東西
最後別忘了自我尊重
從我們自己的角度看自己此刻存在的狀態
不代表超強自律,而是愛自己、了解自己、關注自己
三、2個原理1個目標
成為溝通專家只需要做2件事
事情1:平衡自己的需要和別人的需要
象限1:尊重合作
象限2:控制強勢
象限3:忽視無助
推薦書籍:《幸福的方法》
習得性無助,小狗的實驗
象限4:討好委屈
事情2:先處理情緒和再處理訊息的問題
象限1:溝通專家
100%尊重 100%坦誠,匱乏心態會認為人與人間是零和博弈
象限2:知心大姊
象限3:拒絕溝通
象限4:冷面殺手
怎樣才能做目標明確的溝通者
舉例:從討論過年回誰家過年的問題變成了離婚
這就是溝通的過程中忽略了溝通的目標
所謂的談判高手,是你帶著情緒走,而不是沒有情緒,沒有情緒的人很可怕
低手,是被情緒帶著走
例子:香港的黑社會片
講和:大家求財
這是目標,目標不是砍人
實戰:和孩子、員工等溝通
提示溝通的目標是什麼
潛意識很可怕,可以沖冠一怒為紅顏
別人說的幾句話並能影響你,其實是我們潛意識認為這是尊嚴,不容挑戰
女主持人為啥談不了商務合約
方法:確定你的談話目標
你要為自己創造什麼
你要為對方創造什麼
你要為你們的關係創造什麼
推薦書籍:《關鍵對話》
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讓你的目標來校準你的想法
你在乎的是小孩而不是草坪
用你的行動符合你的目標
王陽明、蘇東坡死而無憾
讓你的溝通支持你的目標
舉例:包裝紙箱的人去要100萬的債務
關鍵對話中對他的啟示
不是白道也不是黑道,而是彼此之間的目標是什麼,創造什麼樣的關係
四、溝通情緒智商: 捕捉“需要”,營造“氛圍”
如何觀察行為洞悉對方的需要
我們需要能看透所有行為背後的需要,人類不會做無意義的事情,需要是所有行動的動力本身
我們自己發脾氣的時候,一定是有些需要沒有被滿足,只有需要沒有被滿足的時候才會脾氣不好
究竟什麼需要是應該我們重視的東西
舉例:孩子需要手機,打電子遊戲
請問背後的需要是什麼
陪伴
手機代表的是達成需要的策略,我們以前談話的焦點都在策略上
真正的需要,是全人類都需要的東西
人類需求列表
社團、朋友、歸屬感、玩耍、樂趣、休息、放鬆、被傾聽、被理解、能力
技能、才幹、學習、探索、發現、理解自己、自我體貼、有選擇、自主、自由
安全感、信任感、自我表達、創造力、給予與分享、幫助、支持、尊重、有影響力、被關心
最大的難度
你自己也會有情緒
你自己也會有需求不被滿足
你得先接納、關心自己的需求,才能有精力去關注他人的需求
如果你心中沒有愛,你就沒辦法給別人愛
2個秘訣快速提升溝通情緒智商
生理上:透過提升自己的氣場,提升溝通
你的氣場能夠影響別人的氣場
氣場就是你今天的狀態,狀態就是你今天分泌的神經質:睪酮和皮質醇
身體疲憊的狀態,自製力會變差,容易情緒爆發
擺一個高能量的姿勢,獲取力量,提升睪酮,尋找自信
神力女超人、金剛葫蘆娃姿勢
相信心率的共鳴,你的狀態改變,別人也能感受到
從生理角度,提升溝通情緒智商,訓練了高能量姿勢
大腦上:良好的溝通狀態應專注於自己的需要
從人類大腦結構出發,如何專注於自己的需要
溝通前需要發覺自己的需求
我有那些需求沒有被滿足
我現在其實需要的是什麼
我是因為這個需求沒有被滿足,所以有點焦慮,那我現在需要的是XXX
用造句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需要
大腦是三個層次
腦幹:爬蟲類腦-沒有情感,就管呼吸、心跳、運動
大腦皮質:哺乳動物腦-管情感
杏仁核:打、逃、待著不動
綁架我們的情緒
大腦前庭:人類獨有,具備語言,想像力
基底核:會綁架我們的潛意識
透過刻意練習將所學從大腦皮質轉移到大腦前庭中的基底核,變成我們的潛意識
營造安全溝通氛圍
核心,在於打破思考的慣性
學會提醒自己溝通的目標、需求及工具是什麼
方法
塑造共同目的
對比說明
我今天找你來是想跟你說什麼,不是想做什麼
標註對方的感受
道歉
對方的情緒被點燃,道歉
可能我剛剛說的有點過分,可能我剛才的描述有點不準確
拔刺
還沒談的時候,先說:我今天跟你聊的東西,可能有點不舒服
自始至終都是為了建構連接,維護安全感
什麼叫尋找連接,核心是重視對方這個人,而不是那個目標
如何保持連結的關係:關鍵是自己的發心,真正為對方想
在任何一個不的後面,都要聽到是
不看電影,是不是還想再看一會兒書,是不是,是
九、公眾溝通:2步HOLD住演講
產生緊張情緒的原因
原始社會的習慣,人體自我保護的正常反應
受焦點效應影響,滿腦子想的是自己
怎樣消除演講的緊張感
去除私意,不要太在意自己的成敗,更不要在意別人如何看待你
帶著送禮的態度來
3步驟高效組織演講
坡道
發現
甜點
溝通力訓練達成
書中找到智慧的人,寬廣的世界,人生成長有多大
去創作:人生不是命定,不是別人的劇本,是自己創造的結果
透過創造掌握命運,活出真實的自己
學習溝通的目的:成長是生命的意義所在
八、高效率溝通:2套工具告別低效率會議
高效率會議的5個標準
標準1:準備充分
開會的目的是什麼
標準2:角色明確
召集、記錄、整理、旁聽、發言
標準3:換位思考
一個生產部門的案例
第一輪會議:每個部門的底線是什麼
第二輪會議:這件事有哪些你可以妥協的地方,那些彈性可以嘗試
成長駭客的小組團隊組成:跨部門組成
整個會議的初衷是要能夠替對方解決問題
標準4:充滿創意
第一種會議:獲得更多創意
腦力激盪-史丹佛最受歡迎的創意課
每一個人都要事先對這個事情思考,寫在紙上
不批評、不指責、不否定
說了一個再奇怪的,都說:哎,不錯
腦力激盪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更多、更有效、更新的創意
第二種會議:需要做決策
標準5:流程科學
扯皮最多的就是這個環節
不停的吵、不停的吵
平行思維法
大量的時間都是消耗中流失
一個思考方式讓你的會議流程更科學
藍帽子:總結陳述,得出方案
擔任指揮官
紅帽子:代表直覺
對各種方法進行知覺判斷
白帽子:代表理性和數據
陳述問題事實
黃帽子:代表太陽,樂觀
評估建議的優點
黑帽子:代表恐懼、風險
評估建議的缺點
綠帽:代表各種可行建議
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
推薦書籍:《六頂思考帽》
平行思維的好處
能夠規避人的思維惰性和思考片面性的缺點
幫助我們減少開會的時間提高效率
減少錯誤決策的可能性降低決策風險
實際營運思考帽的注意事項
把握好藍帽子對局面控制的作用
六頂帽子依序全體戴上,保持全員的思考角度平行
某人戴黃帽子發言提優點後一會戴黑帽子一定要發言提缺點
喜歡在戴黑帽時提缺點的人一定要在戴黃帽的時候提優點
七、溝通回饋:提「啟發式」問題
提出啟發式問題
在沒有更多的情緒,需要更多的想法、方案的時候,我們該如何去談話
質疑性問題VS啟發性問題
建議就是批評,80%都是錯的,質疑式問題不具好奇心
啟發式問題能激發對方的責任感和對現實的覺知
一個人如何改變
不斷的自我批評,會降低自尊水平,缺乏動力不會改
賭博剁手,周星馳的電影《破壞王》
改變需要動力,而動力來自高自尊水平
改變的兩大基石
是否認清自己的現狀
是否能夠肩負起自我的責任
標準路徑分三步驟:覺知、接納、改變
提問三個步驟
最重要的是“不要介入”,讓對方參與進來
要有一個超然物外的心態,讓對方意識到他的責任
第一步:目標
你想要達成的目的是什麼
第二步:現狀
你的現狀是什麼?你都做了哪些來實現你的目標?
第三步:問怎麼做
有哪些可供選擇的方法和路徑
相似的情況下,你聽或看過別人是怎麼做的
如果你知道答案的話,那會是什麼
如果沒有條件限制,你會怎麼做
那麼下一步的行動是什麼
何時開始下一步
你還需要得到哪些資源和幫助
你去行動的可能性有幾分
如何提高行動的可能性
簡單問法
你覺得呢?不斷問還有嗎
5個方法打造你身邊的溝通無錯區
心得1:我們要把衝突,當做要解決的問題
當我們出現衝突的時候,習慣性評判這個事情誰對誰錯,但事實可能都沒有錯
我們習慣了遇到錯誤就一定要找一個對象來承擔責任
心得2:確信你的需要可以被滿足
匱乏心態的人認為沒得選,富足心態的人認為總有方法可以滿足需求
心得3:相信需要可以為自己帶來解決方案
談話時一定要把注意力放在背後的需要上
舉例:父子有了下一代後,大家的需求一致了,衝突解決了
心得4:用合作和連結化解衝突
讓對方感受到你時時刻刻關心他
心得5:對有效方法慶祝,對無效方法反思總結
六、溝通方法:刻意練習
如何區分“想法”和“感受”
什麼叫做想法
我覺得你不會為別人考慮
我覺得你是個神經大條的人
我覺得我是無關緊要的
我覺得我被忽視、冷落
什麼叫感受
我感到很難過
我感到很傷心
我感到很失落
說出你自己內心感受到的內心,而不是自己猜測的東西
把想法當作感受,會招致對方的憤怒
想法,一般前面都可以加一個“被”
怎樣提出「可執行」的請求
不可執行的請求
你能不能有點眼力勁
有點眼色行不行
你能從現在記住飯前要洗手嗎
你能多為別人考慮一點嗎
可執行的請求
你能否花10分把臥室打掃一下
你願不願意跟我一起,想辦法記得飯前洗手
當你處理我的東西的時候,我希望你提前問我下
傾聽和自我傾聽
自我傾聽是修復自己的狀態
你一回歸到需要上來,你就會變得冷靜
傾聽就平息對方的狀態
常見非傾聽式回應
忠告、安慰、憐憫、糾正、教育、解釋、評價、修復、壓人一頭、總結、說故事
女人談話的目的是尋找同盟,男人談話的目的是尋找優勢
傾聽回應
長頸鹿式傾聽
五、溝通技能: 建立“心態”、表達“尊重”
修練溝通心態的5原則
演講的最重要的心態是送禮物的心態,用給予的心態做溝通
原則1:給予是人類的需求之一
代償:為什麼有人會一面是慈善家,一面試違法犯罪者
給予他人,能夠滿足我們自己的內心需求
原則2:你和他人有很多可以給予
微笑、鼓勵、擁抱、愛、認同、一些經驗知識等
原則3:學習辨識、接受的能力,慷慨的給你的到別人
媽媽的嘮叨其實是在關心你
你給別人的一個肯定作用會很大
當你幫助了我,我體內會產生催產素,然後我就感受到了愛,我的自尊水平會上升
原則4:從他人給予的種學習成長
原則5:無條件的給予,才是真正的給予
用構造溝通需求的方法
不要跟孩子交換,不要在工作裡面威脅
如果用有條件的給予,孩子就會做一些邏輯的判斷,最後形成惡果
孩子的冰淇淋 芹菜的實驗
4步驟教你如何尊重的表達
首先要記住你溝通的目的
溝通最大的敵人是情緒
學習長頸鹿式的溝通方式,不要的溝通方式
看的遠
反應慢
推薦書籍:《鈍感力》
心臟大
長頸鹿式溝通四步法
觀察:不帶評判的觀察
推薦書籍:《非暴力溝通》
我看到、我聽到:說事實(一個發生過的事),不要說觀點
我從來沒有見過懶惰的人,我只見過早上10點沒有起床的人
首先是你的情緒沒有給對方下結論
其次,是你的遣詞造句,例如這些不能用:你總是,你一直,你又
對方感覺到評判的第一個行為是自我保護
感受:訴說真實的感受
需要被滿足時的感受
興奮、喜悅、欣喜、甜蜜、感激、感動、樂觀、自信、振奮、振奮、開心、高興、快樂、愉快
幸福、陶醉、滿足、欣慰、平靜、自在、舒適、放鬆、輕鬆、踏實、安全、溫暖、放心、鼓舞、欣慰
需要沒有被滿足時的感受
著急、害怕、擔心、焦慮、憂慮、緊張、憂傷、沮喪、灰心、氣餒、失落、洩氣、絕望
傷感、淒涼、悲傷、惱怒、憤怒、煩惱、苦惱、生氣、厭煩、厭惡、不滿、不快、不耐煩
不高興、震驚、恐懼、慌張、失望、困惑、茫然、寂寞、孤單、孤單、無聊、鬱悶、煩悶
煩躁、傷心、難過、悲觀、沉重、痛苦、麻木、尷尬、慚愧、內疚、嫉妒、遺憾、不舒服
我感到悲傷、難過
訴說我的感受,沒有照顧自己的需要,怎麼要求別人照顧你
以下不是感受
我覺得你讓我很生氣
我感覺到被拋棄
加戲,像指責
我感覺到被背叛
加戲,像指責
需要
在感覺的背後是需要
我需要你的陪伴
我需要溫暖的家
請求
提出一個可以做的到的要求
每週,有3天8點回家,一起吃飯
smart原則,來提要求
長頸鹿式傾聽
我猜你看到和聽到的
我猜想你的感覺
我猜想你需要
這會兒你想要
樊登的10堂表達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