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圖資源庫 《弱傳》讀書筆記
作者醞釀二十年,寫作四年,試著像牛頓總結物理世界的運動定律一般,去建構輿論世界的完整體系。全書由輿論的弱原理、「四大規律」、「三論三律」及一系列輿論的工具組成,富含大量生活日常、政治選戰、商業推廣、社會事件等真實案例。因此,這本書既是傳授面試、公關、談判、戀愛乃至夫妻之道中傳播科技的實用書,又是處理輿論危機和打輿論戰的實戰工具書,也是所有媒體人、公眾人物和公務員的案頭書。見解獨到,論述縝密,體系完整,堪稱國內首部「輿論世界的哲學」。寄望每一個透過輿論改變人生或擺脫困境的人都能從這本書中找到自己的答案!
編輯於2024-11-21 17:50:58This template shows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reproductive system in the form of a mind map. It introduces the various components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genitals, and sorts out the knowledge clearly to help you become familiar with the key points of knowledge.
This is a mind map about the interpretation and summary of the relationship field e-book, Main content: Overview of the essence interpretation and over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field e-book. "Relationship field" refers to the complex interpersonal network in which an individual influences others through specific behaviors and attitudes.
This is a mind map about accounting books and accounting records.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the focus of this chapter, reflecting the business results process of the enterprise, the loan and credit accounting method, and the original book of the person.
This template shows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reproductive system in the form of a mind map. It introduces the various components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genitals, and sorts out the knowledge clearly to help you become familiar with the key points of knowledge.
This is a mind map about the interpretation and summary of the relationship field e-book, Main content: Overview of the essence interpretation and over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field e-book. "Relationship field" refers to the complex interpersonal network in which an individual influences others through specific behaviors and attitudes.
This is a mind map about accounting books and accounting records.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the focus of this chapter, reflecting the business results process of the enterprise, the loan and credit accounting method, and the original book of the person.
《弱傳》讀書筆記
第十三章:今天你弱傳了嗎
輿論不是神聖的,它本來就是一個工具,一個競爭性傳播的工具
也是人類各種力量博弈的產物
在雙方各取所需的推波助瀾下,輿論被不約而同地標籤化為正義與民意的化身
弱傳播
輿論的弱點
四大法則:弱定理、情感律、輕規則與次理論
三論三律:性別論、主體論、存有論與時間律、空間律、運動律
強者的弱傳播
強者必須跟弱的屬性相銜接
「愛弱」、「為弱」、「利弱」、「示弱」、「扮弱」、「裝弱」、「憐憫」、「同弱」、「容弱」、「敬弱」、「救弱”、“扶弱”、“連弱”、“留弱”
弱者的弱傳播
「倚弱」:可憐不可恨、窮醜不骯髒、有恨不無善、無力不無望、反強暴不反人類
“賣弱”
「守弱」:守住制高點
「用弱」:評價與讚美
沒有了沒接,就不能傳播,病毒就是死亡
強者走到盡頭就是弱者
真正的強者是與弱者共生
傳播造成的問題,用傳播解決
第十二章:輿論的運動
輿論運動的三大規律
區隔律
輿論的關注是在區隔中產生出來的,它天然朝著與眾不同的相對物方向運動
“單車理論”“蓋樓理論”“向平靜的湖面丟石頭”
反向也可以實現輿論的降解
「出列」與「出格」不一樣,一個是凸顯,一個是對立
連結律
(網狀),輿論的擴大與轉移都是透過連結來實現的
每一次回應都給原來的關注提供了新的連結點,理論上都是加大了關注
謠言的連結點一定比真相多
連結點的選擇
連結點的屬性:認識層面,真相只有一個;價值層面,價值判斷卻無窮多
連結點的形狀:情感層面的代入
連結點的功能:開放性、不確定性、製造空白(填空、故事、猜謎)
連結點的載體:從故事到戲劇
連結點的結構:3 1
連結點的要素:恩怨
連結點的效果:「事實」沒有「是非」搶眼,「是非」沒有「恩怨」暢銷
粒母律
傳播因子的傳播能力不是由內在的傳播訊息(訊息基因)決定的,而是由外在的輿論刺突決定的
不同連結與表情包,組合成不同的輿論刺突,形成輿論運動的不同模式
表情包:不費功夫地表達情感/新鮮的組合/最好不出現單位名稱和品牌
輿論的脫困術
輿論轉換法
輿論主體開始注意另一個對象,原來的連結點自然斷裂(隔壁家發生更大的事)
輿論轉移法
從一個物件的某個重點點到另一個重點(從負面情緒點轉移出來)
將是非轉化成恩怨
輿論稀釋法
在無法改變、轉移輿論關注點的前提下,透過增加負面新聞分母的基數,降低對分子的關注比例
歸因多元法:忌諱把主要責任歸在一人身上;全社會重視就是沒有人重視
輿論降解法
將有害變成無害,將毒變成二氧化碳和水的無毒物
不是繞過石頭,而是選擇漫過石頭
沒有不消亡的輿論,但有蟄伏的輿論
第十一章:輿論的空間
輿論場
定義:指的是輿論主體互相爭奪關注、注意力此消彼長的特殊的輿論空間
區別於輿論空間:是關注的聚集地,但沒有出現爭奪
輿論場也具有能量守恆定律
輿論場的注意力可以分配,可以轉換成不同形式,但總能量不變
第三輿論場
兩個不同輿論場相互針對、彼此涉及、共同關注所形成的兩者間輿論場
跨輿論場傳播學
涉及兩個輿論場之間的傳播
與跨文化交際傳播有交際但不相同
一個研究輿論的競爭性傳播,一個研究文化的交流性傳播
一個著重研究場域之間的傳播,另一個對場域的傳播沒有特別限定
不同於輿論戰的戰場
輿論場爭奪的是關注,戰場爭奪的是認同(不是要打擊敵人)
攻擊對方是特嫌,比攻擊對方是特務的打擊還要大,因為特嫌永遠沒有被平反的那一天
認同多則是主場,不多則是客場
設定什麼議題,就選擇了什麼戰場
舉例:韓寒代筆事件,應該突顯父子議題
避免“客廳裡的戰爭”,即輿論爭議的所有標的物都是僅與自己相關
輿論戰需要利用地形,也就是佔領輿論的製高點,也就是價值認同度高的
「雙重輿論志高點」現象,例如美國價值和美國利益,其實還是分高下
各種輿論場的最高峰都有一個共同的字眼:愛
第十章:輿論的時間
輿論存在於時間,始於關注,終於關注
輿論不要第一時間回應,除非違反法律和良心
時間是治癒系的
「百日傳播」模式,沒有預熱,每一檔都是高潮,可能是最後一次見面,例如超女
節慶傳播
傳統、政治與歷史三股力量在博弈
功能
表達在乎
重啟文化,時間之河上的紀念館
拉鍊式傳播,讓人類的個體自由可分,又讓人類的共同體隨時扣緊
國家主流輿論的舞台
需要戲劇:主動的狀態,場景和動作
可以分析一個國家的主流輿論是什麼,它在乎什麼,強調什麼
輿論議題
依關注的對象分:事件性議題與話題性議題
人們喜新厭舊,但話題喜歡老生常談,談論到死,例如啃老議題等
依關注的目標分:訴求性議題與認同性議題
川普將選出「誰是更好的領導人」變成「誰才是自己人」的認同議題
都是前者生命週期相對較短,後者相對較長
第九章:輿論的本體
輿論的本體是關注,輿論的世界是由一個個關注所構成的
輿論也是由關注用疊加連結的方式聚集而成
關注的產生,就是輿論差產生
複製與鏈接,是輿論野蠻生長的自然力量(病毒)
不同的關注需要不同的命名,一旦輿論的命名不同,輿論的本體和客體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成為不同的輿論
「輿論主語分析法」--輿論的命名是可以選擇的
四種方法
時間命名法:紀念式傳播,方便把歷史事件帶到當下的輿論場
類似鬧鐘的作用,但最簡單也最冒險
空間命名法:標籤性傳播,好的事情放大空間區域,壞的事情則縮小,做好切割
縮小系統有的正面傳播也可以運用,例如博鰲論壇
用空間議題取代是非議題,容易厚此薄彼混淆視聽
人物命名法:故事性傳播,易用情感說服人、引起共鳴和認同
很可能成為全國性事件,例如於歡案和孫志剛事件
特徵命名法:參與性傳播,激發人們遊戲精神的特徵表達
演變為階級議題、性別議題與地理議題等,引起的風波來得快去的也快,例如保時捷撞人
輿論戰的第一槍,就是爭奪輿論的命名權
命名權是創造者的權利
第八章:輿論的性別
「輿論的小女孩」現象
悲劇是把楚楚可憐的小女孩「撕」裂給別人看
女性主義透過反向禁止的方式表達其認同選擇,設置一個個雷區與沼澤
男女平等在輿論禁忌上到達了高峰,另一方面,它的輿論普及上卻並沒有成為所有人的常識
只對菁英群體有警戒作用
二律背反
因為現實生活的弱者地位,女性主義輿論才獲得輿論場的優勢,但女性主義輿論過於強勢的表達,卻在爭取認同上失去了優勢
爭取同情
犧牲者的形像比攻擊者更容易讓世界覺醒
“輿論的徒切痕”
鮑西亞對付夏洛克的台詞:“你可以割肉,但不能帶走一滴血”
扮演了強者後,不要忘記還與弱勢群體相連
第七章:輿論的主體
大眾媒介、個人和政府都屬於輿論的主體
輿論主體的多元性帶來的另一個結果是,把輿論和民意區分開,使輿論和正義脫鉤,輿論沒有普遍的正當性
「意見領袖」分三種
注意力“意見領袖”、影響力“意見領袖”、號召力“意見領袖”
重點:引發關注、影響認同、改變行動
輿論戰將分為「意見領袖」與操盤手
精準打擊(方舟)/爆破全部/導引系統,形成核威懾(李敖)/運動戰,各個擊破(邱毅曝光陳水扁貪污證據的做法)/表演式
操盤手負責策劃如何在多數人中傳播(邱義仁、金溥聰)
政治選舉越來越像一場表演
出現輿論的製播分離現象
序幕:寫給未來的履歷(馬英九的清白底細)
出場方式(總統訪問順序)
花絮花邊(移花接木,把「借精」這個花邊,嫁接到市長的服務和責任這個木上)
高潮(災難時所處的位置與角色)
退場(背影比亮相有戲)
新聞發言人的主體是個人,工作是露面,任務是發聲,性質是職業,身份是僱傭,職責是授權,是輿論主體中最職業化的個人
藝人是輿論場的特殊存在,也是最強大的輿論發源地,作用是照亮黑暗
伺服器沒有人格主體,卻可能永遠更大的權力,在消無聲息地改變每一個人
書籍訊息
作者: 鄒振東
2016年6月在廈門大學畢業典禮中的致辭,網路播放量累計超過一億次,被稱為“網紅教授”
副標題: 輿論世界的哲學
出版社: 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
出版年: 2018-10
相關書籍推薦
《大腦的故事》
《我們內心的衝突》
《謠言》
第一章:傳播改變人生
傳播改變人生絕非危言聳聽
人類90%以上的衝突,不是核心利益上的衝突
最偉大的傳播不是當代傳播,而是跨世代傳播
細胞分裂是生命最初、最偉大的傳播
人類一出生,他的第一個輿論武器就是哭
輿論的最可怕之處,就是它的不可控
所有的成功都離不開傳播
馬化騰這麼不善言辭,居然還能獲得這麼大的成功,這離不開他的傳播能力
要成功就必須得到人們的認可,即使眾人皆醉我獨醒,獨醒也需要被認可,而認可的獲得,就需要傳播
宗教組織、政黨組織和傳媒組織是三種擅長傳播的組織類型
宗教組織透過傳播信仰獲得地位,掌握權力,實現目標
政黨組織透過傳播信念爭奪執政政權,掌握資源,獲得支持
傳媒組織透過傳播訊息獲得地位,掌握權力,實現目標
桃李不言也是一種傳播
實力與傳播的關係
厲害的人根本不需要傳播,但傳播早已開始
錢鐘書的作品《管錐編》《圍城》就是一種傳播,他為人不好名利也是一種傳播
當大家知道錢鐘書時,傳播就早已開始,甚至已經完成了一個又一個傳播週期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道理
桃李的"不言"同樣是一種傳播的範式
儘管桃李不說話,但是它們會開花、會結果
開花結果,就是桃李的傳播方式
有意的沉默是一種傳播,深居簡出也是一種傳播,終南捷徑更是一種傳播
無所不在的輿論戰
輿論戰的無所不在
輿論戰包括各方面,如戀愛、消費、求職等
輿論戰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如朋友圈的爭論
輿論戰的實例分析
在戀愛中,透過輿論說服贏得愛人的心
在商業中,品牌透過輿論戰說服消費者購買高價正品
LV透過輿論戰說服消費者願意花更多的錢買正品
在求職中,透過傳播訊息在面試中打贏輿論戰
面試者透過傳播自己的優勢,最後在面試時贏了一場漂亮的輿論戰
在銷售中,透過輿論戰技巧吸引消費者購買產品
可口可樂公司透過不問消費者宗教信仰或政治立場,賣產品給消費者
第二章:弱傳播:輿論世界的法則
輿論定義的分歧:一致還是不一致/正面還是負面/主體是誰
輿論定義的共識:是有力量的/是表達的/是聚集的
輿論定義:人類任一群體、個人或機構對任一對象關切的表達與聚集
輿論是關注的表達與聚集
人類生活在兩個世界:現實世界和輿論世界
傳播的東西只有變成關注的聚集,才能進入或組成輿論
輿論世界按照與現實世界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規律運行,它並不完全源自現實世界,並透過對輿論主體的影響而對現實世界進行反作用
輿論的世界並不是人類的資訊總量所構成的
資訊總量可以被稱為人類的記憶、知識或文化體系
輿論世界對現實世界的反映
既是有限的,也是競爭的
注意力是稀缺資源
輿論的世界是人類一個個視窗的疊加,進入人們視窗的訊息才是輿論的關注
既是片面的,也是貼合的
永遠是片面的、局部的、選擇性的
但無數人的視窗聚集起來,就可能整體反映現實的世界
既是表象的,也是確定的
輿論是由表象建構的世界
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一個事務一旦被關注,關注就會影響到事務本身的確定性
現實世界是由一種「被污染」而「被幹擾」「被扭曲」的方式反映在輿論的世界裡
是一個確定的世界
“薛定諤的貓”,一個事物一旦被關注,它就從本來的不確定,變成了確定
被“改變”成為確定的“被關注”
既是無序的,也是關聯的
輿論世界的特徵
是競爭性傳播的表面世界
是在爭奪關注、爭取認同與爭搶表層中建構的世界
在爭奪關注時強者佔優勢,在爭取認同時弱者佔優勢,在爭搶表層在「比表面積」大者佔優勢
輿論世界比的是表面的力量
深層可以抵達表面的力量,表面積擴展的能量
重視沉默的研究
四大規律:弱者優勢,情感強勢,輕者為重,次者為主
弱傳播理論:輿競天擇,弱者生存
第三章:輿論的弱定理
輿論的世界就是由強弱關係建構與衍化的世界
誰實現了與弱者的連結,誰就無往不勝
誰無視輿論向弱傾斜的“自由傾斜定律”,誰就難免被輿論所傷
具體
選舉中
將氏者變成受者;人民成為傳播的主體
以爭取認同/紅軍長徵的宣傳屬性
"雙竇娥現象"--公共輿論學
一旦走出醫院,進入公共場所,就需要懂輿論的規矩
解釋可以代理,道歉必須本尊,走進受害者家屬
就算被民眾包圍,也不能將他們推開
優秀的記者需要牢記不能順著對方的敘事而進行完形填空,要撕開一個口子,展示對方的另一面
總有些事要輸給人家,以保持謙卑(拙)
「中國威脅論」的建構與解構
輿論的作用在於最大化地孤立敵對勢力,而不是打垮
在國際輿論裡處處以強者形象強勢傳播,獲得更多的是害怕而不是認同
採取弱者的姿態(自嘲與幽默)/表達強者的擔當/建立與弱者的連結
群體形像在傳播上有著先天的輿論困境
「中國威脅論」的文化邏輯,就是西方對東方集體主義的理解與想像
「輿論群體化」是「反情感傳播」的工具
你要無視一個生命,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他群體化
第四章:輿論的情感律
輿論是不講道理的
現實世界的規則對強者有利,強者更願意用講道理的方式來維持強世界的秩序
道理可以說服認同,但情感才能達到共鳴
道理往往以沉默的方式起作用,以邊界的方式限制輿論的走向
人類太多的背景,不是你死我活的核心地帶的分歧,而是在雞毛蒜皮的問題上產生誤解
朝三暮四與朝四暮三是等價的,但在輿論學思維中有天壤之別
輿論世界的標配:極端情緒的橫行與選邊站
第五章:輿論的輕規則
輿論的輕規則與輿論的弱定理、情感律相伴相生
弱東西往往就是輕的,情感需要輕,才能浮在表面,成為表情
輿論場的自由落體運動,一地雞毛最容易被捧上天
「默多克主義」--專指嚴肅性新聞被娛樂內容所挾持的現象
輿論的輕價值
一個城市的污水處理系統至關重要,人的精神世界也離不開下水道
娛樂節目不只是消費品,也是社會穩定的平衡器
輿論的輕管理
所有暴露在表面的都有可能引發輿論風波:表、煙、包包、表情等
輿論的輕槓桿:舉重若輕
吃飯 輿論
花粉式傳播,花粉包含有效訊息
高舉輕放,有邊界的輿論藝術化
「萬人倒扁」運動
輿論一旦藝術化,勢必削弱甚至喪失其現實的功利性,遜色於原始自發的輿論運動殺傷力
但藝術化的輿論一旦超越現實的功利性,卻可以獲得超越時空的影響力
「三隻小豬」:輿論戰的娛戰
「三隻小豬」的加分項
國民黨不懂“被動語態傳播法”,強調的是行為對象,其傳播模式是“什麼被誰做了”
民進黨擅長悲情輿論戰法
選舉需要敵人,最佳方法就是把遠方的力量妖魔化,然後把競爭對手直指為「妖魔力量」的共犯
多名缺乏遊戲輿論戰法
政治的娛樂化是解構荒誕政治的最有效的工具
“黑龍江也是黑的”
方法:瓦解「大怪獸」形象
輿論的輕符號
表情包是網路最稀缺的一種資源,也是網路最重要的權力之一
曝光率/表達情緒易懂/親和力/一旦進入日常生活,就容易深入人心
第六章:輿論的次理論
主流輿論
精英群體認可、權力組織支持、被大多數人接受的輿論形態,例如吃飯
是政府、菁英與大眾相互建構的產物
不等於正確輿論或正義輿論,具有時代性
最不活躍,往往是常識、常識、共識,基礎性認同已經完成,無需大面積爭取
作用方式
決定輿論場的性質/座標系與參考系/磁場與背景(干涉整個輿論場的走向)/邊界與底線/緊急與規訓
如何讓其活躍起來
故事傳播
儀式化傳播(反覆表達以不斷確認,寄託或宣洩情感,神聖化,強化認同)
節慶傳播(平衡反覆表達的冗餘與永不表達的缺失)
借敵傳播
缺陷傳播(有意識留一個缺陷,讓其特殊,得到關注)
次主流傳播(把主流輿論包裝成次主流輿論傳播)
其它輿論形態
次主流輿論
有可能上升為主流輿論,與社會大眾的共識區域廣泛重疊,但又沒進入完成時
小小的叛逆
菁英認同有爭議,政府支持有模糊,大眾接受分歧,舉例:基因改造食品
弱主流輿論:例如美食(有別於吃飯)
可以利用額盟友,「弱」是優勢
外主流輿論:例如吃素
在更深遠的歷史認同與文化認同上發揮作用(兩個不同輿論場的最大公約數)
逆主流輿論:例如闢谷
由於不反政府,不挑釁主流輿論,所以通常不被極力封鎖
反主流輿論:例如地溝油
未必是錯誤的、非正義的輿論
要學會用輿論的武器反對主流輿論
故事傳播的技巧
將名詞變成動詞/個體化敘事表達普遍經驗/切換不同角色/製造對立與衝突/突出情感的壓強
而減少承受面積(例如收拾行李的那個時間)/轉折(由高到更高也行)